TORO? = 黑金?

[本文寫於2007/08/06]

「這就像美國漢堡沒有牛肉可用,壽司沒有鮪魚,便不叫壽司!!!!」

鮪魚算是日本喜愛的國民美食。然而最近媒體報導,因隨著全球鮪魚產量銳減可能遭遇禁捕的危機加上世界各國因日本料理的推廣而造成全球漁貨市場的競爭搶食,使得日本人開始面臨到吃不到鮪魚肉的窘境,讓許多壽司師傅紛紛打算以馬肉來取代鮪魚作為高級壽司食材。不禁讓日本全國壽司商同業公會副會長山縣正(譯音)發表以上的感慨...

其實鮪魚的價值如同牛肉一樣,食材依產地品種與肉質部位的不同而有貴賤之分,幾乎整條魚的各部份都能盡其所用,可以高貴如黃金美鑽般令人叱舌,也可以作為 廉價的寵物食用罐頭,幾乎涵蓋了市場所有消費階層,可以讓普羅大眾與富豪名流皆能各取其所好,算是經濟利用價值相當高的魚類。看完這則新聞,想起前陣子東 港黑鮪魚季熱熱鬧鬧豋場的相關報導,覺得台灣人真的很有口福,至少每年四到六月期間還可以大啖有俗稱「黑金」的黑鮪魚。

其實每年我都會專程品嚐一次黑鮪魚肚壽司的習慣,算是慰勞自己能夠努力工作一年做一點小小的回報,藉此也期許自己能夠於來年能持續吃到黑鮪魚肚壽司而給自 己鼓舞一下士氣( <=分明就是愛吃找藉口狡辯 )。
畢竟如厚棉紙般的魚肉片所做成的壽司,區區一片就價值數百元大洋,對我來說; 大概是目前為止吃過最奢侈的美味吧。 所以每當將壽司一口送進嘴裡時, 總是忍不注刻意地多咀嚼了幾次,希望它能在嘴裡多停留那麼一下下,直到舌頭上每一顆味蕾都能將黑鮪魚肚的精華全部吸收殆盡之後,才可非常捨不得地慢慢吞下肚子裡面去...
為什麼會如此迷戀黑鮪魚肚壽司??? 老實說我對鮪魚或黑鮪並沒有特別喜好。或許對我來說,那時候的黑鮪魚肚壽司的滋味就彷彿如初戀般的感覺吧,當然我指的不是那種初戀的青澀純真,而是那種第 一次刻入心裡深處讓人難以忘懷的悸動。

記得第一次吃到黑鮪魚壽司是在農安街的「三井」,那時「三井」的名聲還沒有現在這麼響亮,不過卻已是老饕們彼此口耳 相傳的名店。除了料理精緻量多、用料實在與服務用心外,最重要是價格方面比起其他家高檔日式料理店便宜些,不像現在如此豪華昂貴(說到這裡,心中OS忍不住想大罵趙建銘)。

當時由於服務人員親切推薦而特別加點的,師傅特別選用黑鮪腹肉的前端部分(之後查資料得知這部份的肉質才稱得上真正的TORO),先在 魚肉上灑上一點點細鹽,放至炭爐上略微過火烘烤後,再以精巧的手藝捏製玲瓏細緻的壽司。就只是魚肉與醋飯的如此簡單的搭配,才一入口就頓時讓我馬上領悟到何謂是極至頂級的美味,突然覺得即使價格昂貴,這個味道還是值得是讓人活於世上至少要來品嘗過一次的美味啊~。

經由那次美妙的體驗之後,從此開啟了我的TORO壽司的朝聖之旅,以一年選擇一家的方式,到處試試各家師傅各自精湛的手藝,看看是否還會有其他更驚喜的發現。

然而經過幾番尋覓之後,發現佳作甚少,而且連吃到TORO的品質開始有每況愈下的趨勢...。這或許是近年來媒體大肆報導造成大眾爭相搶食的情況下,使 得好TORO越來越稀有可貴吧。
不過,以我的個性來說是最不喜歡與大眾同其所好,既然最初的感動已不在,即表示這個TORO壽司的朝聖之旅已經沒有繼續下去 的意義了。而且世間上的事物有時你越是特意強求追尋,越是從你身邊流逝過去。倒不如平常隨心所遇去感受;反而另有一番新的啟發與感受吧...。

PS. 原本想寫東丸壽司的心得,但卻發現找不到任何地方可以下筆之處,可能只花1200元請師傅自行搭配的壽司沒有什麼好食材可以運用的吧,如果下一次有機會試著把價位提高到2500元左右,或許就會發現到一些精采之處。

後記
那天本來要去吃MASA的
結果小姐說臨時去沒有位子, 要提早定位
於是憋著一肚子的怨念踩著拖鞋啪啪地走到東丸

會請師傅捏1200的價位
也是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在masa吃的菜色價錢
想想反正打算要花這筆錢了
同樣價錢看看東丸有沒有更好的表現
可惜只有星鰻壽司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最後在多花點錢加點toro壽司
也在當時突然覺得我每年必吃的TORO壽司
好像淪為每年舉辦廟會慶典一樣
但又不具備有什麼特殊意義
越是刻意追尋越是失落
或許一切順其自然
越能體會到一些獨特之處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