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迷走-美食篇
行前,我詢問了之前曾經出差或在金門當兵的同仁,大概歸納出小金門有芋頭跟竹葉貢糖,大金門有牛肉、海鮮、炒泡麵、廣東粥及燒餅。
至於哪些東西要去哪家店吃則眾說紛紜,而我認為行程可能很趕,且一個人一個肚子也吃不了許多,因此不想再上網細查位置,先照單全收,反正到時候走到哪吃到哪 ~,哪裡人多往哪去~ 。
之後發現我覓食的區域都集中在金城車站附近,這個由民族路、民權路、民生路等三條路所環繞出的金三角地帶,應該是金城鎮最熱鬧的地方,吃的喝的幾乎集中在該區域,覓食買名產都很方便。
炒泡麵和蚵仔麵線
炒泡麵與蚵仔麵線都在「吉祥餐飲」吃的,炒泡麵是戰時物資缺乏時的克難食品,現在則用許多青菜肉絲與雞蛋一起拌炒,麵條 Q而不濕軟且多了股焦香味,有點像少了濃厚油膏味道的青菜炒蛋版的港式撈麵。
肉羹麵
在
「吉祥餐飲」 吃炒泡麵時,發覺很多人都點肉羹麵。所以,下一餐就決定來到 「福記肉羹麵」用餐。
廣東粥

然而,在等待的同時,我稍作觀察,這才注意到,這裏的粥是一碗一碗煮的,四個爐火煮四碗。 首先將大骨湯頭煮滾,再勺入類似漿糊的米漿,等到米湯融合之後,把鮮肉丸子、肉片、肝花、魚片、蛋等食材,依不同火候先後下鍋烹煮,起鍋時在灑一把芹菜末即大功告成。由於過程費神費時, 對每個上門的客人通常會先告知至少等半小時的心理準備。雖然有時老闆對應客人的臭臉皮令人反感,但看他用心煮粥的態度,又讓人期待即將上桌的好料。
半小時後,一碗好粥上桌了。輕輕一舀,果然見湯不見米,喝時不僅有湯米融合的香滑柔膩 感,其甘甜鮮美程度很難讓人認為這是碗米粥。裡頭配料豐富又大塊,無論丸子、豬肝、海鮮等、口感鮮嫩不會老,連我不喜歡吃粥的人都相當驚艷。
這裏吃廣東粥都搭配油條一起吃,可惜我不習慣這種吃法加上初來乍到不知其特別之處,等到看到許多人一根接著一根吃,把一箱油條快被拿光時,才引起我的注意,於是離開壽記後,順道尋找賣油條的地方。
油條

而金門最有名的油條店,是間位於菜市場路46號的沒名字的簡陋小店。裡頭只賣油條與雙胞胎二種,雙胞胎很快就賣光,油條會持續不停地炸,每天早上外頭排隊買油條的人潮絡繹不絕,每個人一次都買好幾根,甚至有人還買一大包要帶回台灣吃,而壽記廣東粥好像是用這家店的油條。
伴手禮
以前常收到親友從金門帶來的高梁酒和聖祖貢糖,但如同這次金門行給我既往不同的印象,因此伴手禮的部份,我想買些較特別不一樣的東西。以下依我個人喜好排名做介紹:
第一名:天工豬腳貢糖

第二名:三寶齋的燒餅

第三名:金瑞成花生荖

名落孫山:金瑞成竹葉貢糖
竹葉貢糖就是用竹葉來包裝花生貢糖,因此多了一股竹葉的清香。可是對喜愛吃花生的我來說,竹葉的香氣反而壓制住花生的味道,形成衝突。因此,這並不是加分,而是減分的作用。
當然,上述名次純屬我個人喜好排列,在此做個紀錄,作為下次來金門時選擇伴手禮的參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