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安寺枯山水石庭-第一次日本京阪奈自由行旅(十七)

 

心之所想,眼之所見。

離金閣寺兩個公車站距離的龍安寺,以寺內石庭的枯山水遠近馳名。1975年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日本時,特地參觀龍安寺庭園並讚譽不絕,至此讓龍安寺石庭聲名大噪,並於京都諸多寺院庭園當中享有「石之龍安寺;苔之西芳寺」的美譽。
龍安寺於西元1450年由應仁之亂的東軍大將細川勝元所創建的禪宗古寺,隨即因招逢戰火燒毁,後在1499年重建。 之後在1797年,方丈堂、佛殿等又被毁於火災,重建後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而這享譽盛名的枯山水庭園,至今仍存留著四大謎團,添增了東方建築的神秘風采。這四大謎團分別是:


一、作庭之謎

龍安寺的枯山水,顧名思義即是沒有水池的石頭造景庭園,乍看如群島水流、或山嶽雲霧,各有意境變幻。庭園中十五塊大小不一的石頭以二、三或五為一組,看似隨意擺放在同心波紋的白沙中,因而稱為「七五三庭」。
但有專家研究,如此擺設卻有隱含的結構,能吸引觀眾的無意識視覺敏感度,無論從哪一個方向看都只能看到12~14顆,無法盡覽全數石頭。
若對石庭排列奧妙有興趣,旁邊轉角處有置放小型的石庭模型供人參詳研究。
另外,庭園石頭配置其中一種說法乃取自母虎攜子涉水渡河的故事而來,因此又稱為「虎子渡庭」。


二、遠近之謎

實際上為了避免下雨積水,石庭特別設計高低斜角以方便疏水。若背對方丈面向石庭的方向,則是右側高左側低的傾斜平面。庭園的外圍則右側長度較短,算是梯形而非目視所見的長方形框架。這主要是作者運用視覺遠近法讓鑑賞者產生錯覺,感受不出其長短與高度差,而是看見方正平整的完美庭園。

三、土塀之謎

外圍的土牆則用菜油拌泥土塑建而成,分內外兩層,其內牆比外牆高約80公分,強固石庭的保護。且油土牆面能減緩石庭白沙的光線反射,色澤與石庭也十分相襯。牆簷也非等高,配合石庭的傾斜度,營造出整座庭園水平工整的視覺假象。


四、刻印之謎

據說石庭於是室町時代落成,石庭上還留著「小太郎・口二郎」的刻印字樣,卻無人得知是何許人也?故而至今完全不知打造這座奧妙庭園的作者究竟是誰?

不過,龍安寺的石庭很受金髮碧眼的歐美人士喜愛,比起金閣寺,造訪龍安寺的歐美遊客真的多很多。離開石庭,坦白說,若不是春櫻秋楓的時節,其他區域較無特色。往寺院內側還有一小小池塘,名叫鏡容池。池旁有間湯豆腐的名店,而這,就留到下篇續說了....。

交通資訊
京都市巴士59路線「竜安寺」下車即到,或
京都市巴士12/ 15/ 50/ 51/ 55/ M1/ 快速202/ 快速205 在「立命館大学前」巴士總站下車步行7分鐘,或
嵐電,「龍安寺」站下車,步行7分鐘。

留言